2009年2月12日至2月19日党委副书记丁养斌带队,学生处副处长姬洪波、数理系主任李晋惠、教务处陈芳、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王建国、材化学院高分子与环境工程系系主任陈卫星,材化学院常芳娥、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国亮、外语系日语专业教研室主任彭远,外语系张郁、北信学院教务处长牛同壮,招就办主任王佑峰。先后走访了南京高精齿轮股份有限公司、上海罗莱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、上海浪沙软件有限公司、国巨电子公司、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,与企业领导、人力资源部负责人、校友代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座谈。
1、转变学生的就业观。学生应认清现实,先就业后择业,不要一味计较给多少钱,要能吃苦,从基层做起,积累经验。
2. 学生应学会个人规划。 经过大学一二年级的学习和一些专业实习、社会实践活动,在大三、大四就应该引导、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个人规划。了解市场和社会需要,结合个人特长或兴趣爱好,给自己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。我们知道咱们学校开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,通过此次调研,很多感受和经验应该加入这门课程。
3. 专业基础+其他。首先坚持专业基础要扎实,然后才是其他要求。“其他”主要有:拓宽视野,知识面广,如外语专业的学生懂外贸懂财务,有外贸业务的公司肯定抢着要;非专业素质较高,如团队精神、协作精神、表达能力、沟通能力等;特色教育,特长培养,专项培训,专门训练等;有的国企也比较看重学生的政治面貌(党员)。